收到倡议书的余文兴(右二)和村民们热议绿色殡葬改革
“我去世以后,儿孙们一定不要大操大办,丧事从简,要火化、入公墓,不烧一张纸、不点半根香、不穿孝衣,若不照办,就不是我的好儿孙们!”手捧一张普通的白色信纸,老党员余文兴一字一句地读着自己写下的殡葬遗嘱。昨日上午,在铅山县葛仙山乡局里村老党员余文兴家里的这一幕,深深地打动着记者和在场的群众。
余文兴的家紧挨着局里村委会,见到余文兴老人时,他正在村委会门口帮着打扫卫生。村党支部书记彭田生介绍说,余文兴老同志思想觉悟比常人高,敢想敢干,为人处世公道、公正,而且还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人,谁家有了难事,他都会主动热心帮忙……
逼仄的屋子,陈设简单。余文兴坐在自家屋里的竹椅凳上,和我们一一列举起殡葬旧风俗,表情深恶痛绝。他说,传统土葬危害多、浪费大,每一座坟墓不但占着一大块土地,还破坏了一大片树木。而且很多人讲排场,在生不懂得孝敬,反倒是死后把长辈的丧事大操大办,酒席越多越好,请地仙、摆灵堂、做法事等等一项都不少,耗费几万甚至几十万,徒增了经济负担。每年清明时节扫墓,满山烧纸、点香、放鞭炮,火灾隐患特别大,万一一时疏忽,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名农村老党员,目睹农村薄养厚葬的陋习,余老说自己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下决心要做些什么。今年3月份,余老把自己的想法以书信的形式向市委马书记反映,表达了对殡葬改革的期盼。
县民政局的同志告诉余文兴,他给马书记写的信,马书记不但看了,还作了回复和批示,称赞老人认识水平高,大局观念强,所提建议很好,要求全市党员向他学习。记者见到余文兴老人湿了眼眶。工作人员还告诉他,当前市里已召开动员大会,农村绿色殡葬改革工作正在全市推进。余老听到这激动得不知所措,他说:“真是太好了,绿色殡葬能够实现,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余文兴说,自己家里祖孙三代,代代都有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带好头!要敢说、敢想、敢干,想在前、干在前!”说着,余文兴拿出了自己立下的遗嘱,现场给大家念起了自己对于百年之后丧事的安排,在场的彭牛倪和刘假姩是余文兴的两个同龄发小,听到余文兴的安排,他们也都表示,自己的后事也要这样从简安排。
村里马上就要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了,余文兴提出申请加入,并声明自己不但要以身作则,还要争当一个绿色殡葬的义务宣传员,把绿色殡葬的好处宣传给村里的所有人……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