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深刻认识到优美生态环境是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期待,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狠抓生态环境整治提升,让城市显山露水,让乡村青山绿水,真正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带来的美好生活。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工作,该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库长制”,持续开展“净空、净水、净土”专项行动、砖瓦窑整治、养殖污染整治、消灭劣Ⅴ类水等,让玉山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2017年,全县52家砖瓦窑已全部拆除到位,32家青石开采点全部关停,禁养区内拆除畜禽养殖场1395家;保持对污染企业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依法关停20多家“十五小”企业;围绕“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健全森林保护与管理制度,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补偿制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四个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切实构建良性生态系统;建成信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目前,玉山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年基本上都是一类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59%。
该县以打造精品城市为目标,按照“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的思路,打造了杏花村公园、明代古城墙、七里街旅游综合体、文成塔民俗文化园等项目,完成了县生活垃圾压缩处理中心二期扩容工程、城市污水配套管网、经开区文成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116万平方米的十字街、东城片区(城中村)和冰溪文化村等一批棚户区改造,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举办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和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城市建设日益“精”、“细”、“优”、“美”。着力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2.21%、44.07%和17.2平方米。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秀美乡村建设,强力推进乡村更加整洁亮丽。按照三年“扫一遍”要求,以开展主要通道沿线环境整治为重点,已完成777个自然村改造,打造了四股桥乡山塘村、仙岩镇官溪社区、怀玉乡玉峰村、双明镇窑山村、岩瑞镇包溪村等一大批秀美乡村示范点,优美的田园风光、闲适的乡间生活、淳朴的民风民俗,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乡约》《唱响新时代》等知名栏目相继到玉山录制,玉山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