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移动采编讯 记者刘娟上饶报道:为了进一步宣传江西铅山武夷山申遗成果,打响“大武夷”世界遗产品牌,7月18日下午,江西铅山武夷山申遗成果发布暨旅游推介会在南昌举行。江西省文化厅巡视员徐琳琳、省住建厅副厅长吴昌平、省旅发委副主任陈晓平、省林业厅副厅长胡跃进、上饶市委常委李瑞峰、福建省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等200余人出席,市长助理王万征主持发布推介会。
上饶市委常委李瑞峰受市委书记马承祖委托,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共上饶市委、市政府和780万上饶人民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从福建省扩展到江西省表示祝贺。他说,铅山武夷山是我省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上饶市成为全国第二个拥有四处世界遗产的地级市。铅山武夷山成功拓展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有利于提升铅山、上饶乃至江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铅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上饶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铅山的旅游产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市委市政府对铅山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江西省文化厅巡视员徐琳琳、江西省旅发委副主任陈晓平、江西省住建厅副厅长吴昌平在讲话中对铅山武夷山成功拓展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表示祝贺。
铅山县委书记周金明以《破冰之旅,圆梦之时》为题作了江西铅山武夷山申遗成果发布。在简要介绍了铅山县情、两地一山一脉相承,回顾了江西铅山武夷山申遗工作历程,以及世界遗产专家对江西铅山武夷山原始生态、壮丽景观、多样生物、荟萃人文的肯定后,他说,江西铅山武夷山申遗成功,既是零的突破,江西省有了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也是量的增加,上饶一跃成为全国第二个拥有四处世界遗产地(三清山、龟峰、神龙源、武夷山)、全省拥有世界遗产地最多的设区市;还是新的开拓,利用“边界微调”途径拓展遗产地,并取得成功,这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更是质的飞跃,标志着铅山武夷山成功走上全球视野的大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有利于加强武夷山遗产地保护的完整性,有利于提升铅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他强调,我们申遗的目的不是开发,而是更好的保护。我们将以铅山武夷山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省委鹿心社书记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要求,认真落实各项保护管理措施。一是两地携手加倍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江西铅山、福建武夷山正在沟通协商“共同保护框架协议”,强化责任担当,紧密协作互动,共同把武夷山遗产地保护好、管理好。二是建立机构全力守护。将成立铅山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管理办公室,配合立法机关出台《江西铅山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条例》,编制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三是完善制度重点保护。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种风险因素对遗产地造成危害,让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永恒持续,为我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支撑、创造经验、作出贡献。
会上,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和铅山县副县长王媛分别推介了当地武夷山旅游,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和铅山县县长危岩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武夷山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