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题:新增贷款目标达成有力支持经济发展——透视2020年我国金融数据
新华社记者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专家认为,2020年我国货币信贷有效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近20万亿元!2020年我国新增贷款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于2020年6月表示,预计当年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元。目前来看,当时提出的目标已经实现。在金融支持下,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市场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发展,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这些钱投向了哪里?去年全年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新增占比超六成。数据显示,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1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8万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较上年多增2.8万亿元,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就多增达2.9万亿元,可见2020年多增的贷款主要投向实体经济,而且贷款结构有显著改善。
回首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然增大。对此,央行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指导性作用,明显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分层次、有梯度出台3000亿元抗疫保供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专项再贷款、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支持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信贷量增、价降、结构优化,是去年企业融资环境变化的特点。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去年前11个月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5.88%,较2019年下降0.82个百分点。
贷款之外,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力。2020年,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净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均大幅增加,同比多增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4.45万亿元,同比多1.11万亿元。
去年信贷投放和社融增量创新高,但并非“大水漫灌”。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去年末,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趋于回落的同时,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
疫情期间推出了特殊的、阶段性的金融政策,部分仍将在今年持续发力,部分则将在完成使命后退出。人民银行多次表示,政策调整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也不会出现“政策悬崖”。
易纲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专家表示,下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在金融政策支持下,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将继续获得资源倾斜,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