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青青盈两岸,湖水悠悠荡碧波,走进紫阳公园和市民公园,一改往日景象,湖水清澈见底。水的灵动与青青草木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碧水环绕的紫阳公园、市民公园原先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两处公园湖泊为封闭性水体,只能靠雨水及人工换水来维持水体循环,久而久之公园湖水水质每况愈下,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绿藻反复暴发,水质浑浊。到了夏天,有时水体还会散发异味,及其影响市民游园体验感。
为了破解公园封闭性水体难治理问题。近期,上饶市城管局园林部门启动实施了公园水体净化提升项目,通过在湖中科学投放虫控藻、鱼食虫的方式,来打造“水下森林”,从而逐步恢复公园水体的生态链,提升公园水体自净能力,最终达到水环境彻底修复的目标。目前,紫阳公园、市民公园水下生态修复工程已初步完成,下一步将对龙潭湖公园湖水生态进行修复。
“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有一支“先锋军”叫做食藻虫,它们最喜爱摄食藻类和有机颗粒,每天能吃下比自己体型大数十倍的浮游藻类,可在短期内消灭蓝绿藻,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而食藻虫携带的有益微生物,可显著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为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难题,长效维持湖泊清水稳态打下基础。
“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主力军”就是湖中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根系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在此次水体改造提升工程中,紫阳公园和市民公园的湖内种植了矮型苦草、改良刺苦草等沉水植物群。这些沉水植物既能给水生动物提供更多的生活栖息和隐蔽场所,又能吸附水体富营养物质,分解水底泥土中的污染物,增加水体含氧量,在维持湖泊的清水稳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生动物也是水生态系统“闭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当“水下森林”成型后,就会投放虾类、鱼类、贝类、虫类等水生动物,特别是以有机沉积物、藻类等为食的蚌、螺和虾,在进一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同时,进食过量的食藻虫,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
“虫控藻、鱼食虫”,“水下森林”通过食物链能量传递的方式,逐步恢复了公园水体完整的“水下森林”生态链。水下生态链形成后,公园湖泊可全年不需换水,只要通过自然大暴雨,即可让湖水在3到7天自行恢复透明度。“活起来”的湖水,给公园增添了一分灵动的水韵之美,让游园的市民多了一分清新的舒适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