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讯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避暑盆地,近年来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人居环境的提升和“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玉山县怀玉山风景区已逐渐成为华东地区避暑游的一颗新明珠,每年夏季民宿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旅游公路成了致富“金钥匙”。怀玉山景区的走红离不开“旅游天路”的开通。过去因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怀玉山丰富的旅游资源“藏在深山无人问”,山上玉峰村曾经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2015年随着德上高速怀玉连接线的开通,18.77公里的“天路”直通村口,很快就带热了当地的旅游,年游客人数迅速攀升至38万,并逐年上升。当地政府乘势而上,多方筹集资金,利用怀玉山特有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高山休闲农业。如今,这里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成了华东地区最热闹的高山避暑胜地之一。
民宿经济成了群众“金饭碗”。家乡变美了,旅游兴旺了,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怀玉山办起民宿,吃起了旅游饭。该村出台《玉峰村旅游民宿发展推进试行办法》,组建农家乐民宿协会,力促民宿发展规范化。曾经在浙江义乌做生意的罗来寿就是一名返乡创业村民。2015年,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村容村貌越来越美,罗来寿毅然回乡创业,办起了民宿“老兵食堂”。“我们通过为村民申请贴息贷款和创业补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目前村里的民宿已经发展到100多家,床位达1600余个,带动村民人均增收数万元。”怀玉乡玉峰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山告诉笔者。
文化内涵成了景区“金名片”。怀玉山的持续火爆,离不开当地对怀玉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景区品质的不断提升。“我们一方面加大对怀玉山红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先后实施了玉峰村红色名村提升改造项目、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展陈提升改造项目等,进一步擦亮怀玉山红色高地名片。另一方面对怀玉山书院文化和生态旅游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提升怀玉山旅游的品质。”怀玉山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俞剑告诉笔者。如今怀玉山已经形成了红色爱国教育、书院文化研学、绿色生态休闲为主的“红古绿”三色旅游主打线路,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以旅促农、以农强旅。怀玉山还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种植了水稻、玉米、辣椒、土豆等农作物,面积超过400亩。这个曾经的穷沟沟已经变成了“金窝窝”,获评“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风景区。(邹晓华 吴德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