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克祥报道:今年以来,上饶市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围绕“1+4+N”民族工作体系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政治引领更强化。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推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四个纳入”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纳入大中小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基层统战干部能力提升班学习内容。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12场,参与人数700余人。
文化认同更增进。建好用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结合民族传统节庆、经济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三月三”畲族文化系列活动,线下吸引游客20余万人,线上“云”关注超300万人;组织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江西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全省团体总分二等奖,取得3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刷新上饶市参加历届全省民族运动会以来最好成绩。
共富发展更坚实。积极开展第六轮市直单位对口支援30个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健全完善对口支援民族乡村工作机制,推动“村集体+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民”等模式,带动茶果蔬菇、养蜂养牛、旅游民宿、电商加工等“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民族乡村发展各类种养合作社22个、家庭农场5个、农业企业9家、产业示范基地6个、乡村旅游4A级景区4个。
民族“三交”更广泛。完善统战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对接服务管理2个机制,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年度政绩考核内容,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常态化做好在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成立上饶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与6个流出地州、县签订“三项计划”跨地域协作协议,用好信息管理、为民服务、生活交流、宣传教育、示范创建5个平台,完善街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设20个、建成嵌入式社区12个。
现代化治理更有效。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基层事务治理体系,依托全市社会治理网络化管理,完善民族事务三级管理两级责任制,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健全协调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机制,有效化解经济交往、城市管理、风俗习惯等矛盾纠纷。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