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饶讯(全媒体记者余燕 通讯员彭联军)“以前靠外出务工挣钱,如今在家门口开店创业。”上饶市广信区农民吴启福在望仙谷景区附近开了两家餐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近年来,广信区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积极拓展生态+旅游、生态+健康、生态+农业等富民新业态,开辟多元化增收渠道,加快实现经济增长、山川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2022年该区森林覆盖率达73.8%,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2个,绿色生态已成为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
聚焦“两山”转换,做优生态农业。走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云田农业产业园,占地800平方米、20层的垂直叶菜工厂让人惊叹,高高悬挂的显示屏上,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液等数据一目了然。借助数字技术,该工厂可实现相当于传统种植800亩叶菜的产量,效益提升了几十倍。短短几年间,这个产业园已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民俗旅游、户外运动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小镇,扮美村庄、造福农民。近年来,广信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坚持以农业为基、数字为翼、融合为径,聚焦产业链多点增值,做好做足数字赋能、三产融合文章,不断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涌现出云田农业、白眉茶谷等一大批农文旅融合优质项目。
加强政企联动,做活生态旅游。广信区坚持走“政府主导+经营主体”道路,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专项债支持力度等方式,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望仙谷景区曾是上饶著名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石材之乡,经过“生态修复+文旅”蝶变,如今融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于一体,成为火爆全国的网红打卡点。在其辐射带动下,周边乡镇食、住、行、游、购、娱等上下游行业蓬勃发展,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快速向二三产转型,仅望仙乡从事旅游或相关行业的超过1万人,越来越多的百姓分享生态旅游红利。
坚持生态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广信区围绕“两片两带”(南乡片乡村振兴示范带、北乡片乡村振兴示范带),统筹保护与发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促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该区把村庄整治提升与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整合资金1.2亿元,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老旧粮仓库房改造、红色文旅研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物业租赁经济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社会资金和各界人才回流,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