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信区妇联结合工作实际,以“调、家、联”三字举措“固根本、广宣传、强防范”,全方位、多层次推动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以“调”为抓手构建家庭纠纷化解新机制“固根本”
健全和完善妇女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联合广信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7家部门(单位),成立区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抽调各单位专业调解人员,配强配齐调解室队伍,为妇女提供权益维护、心理困惑、子女教育、婚姻家庭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依托现有“妇女之家”,由从事妇女工作者、村(社区)妇联主席、基层人民调解员、妇女小组长、楼栋长、“爱心妈妈”等有热心和擅长调解的人员组成,促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步入法治化、正规化轨道。制定热线工作制度,加强对反馈的热线案件的受理,为广大妇女提供优质的维权服务。截至目前,已召开信访例会3次,接待来信来电来访13件(次),调解成功11件、移交司法部门1件,依法依规为妇女儿童全面发展营造环境。
以“家”为基础找准家庭纠纷化解着力点“广宣传”
启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家风家教宣讲走基层活动,邀请专业律师、高级讲师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反对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专题讲座,通过座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在全区范围内寻找不同类型家庭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家庭建设的良好氛围,评选“最美家庭”等25户;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妇联联动开展“巾帼心向党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邀请“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代表、致富带头人等组建红色宣讲团,各基层组建巾帼宣讲队24支,将家乡发生的变化、身边的榜样故事、反家暴等内容,以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农村、进街道、入家庭开展面对面巡讲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60余场,覆盖妇女群众7000余人次。
以“联”为依托构建家庭纠纷化解全联动“强防范”
整合部门职能优势,全面部署升级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工作,把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作为创新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助推器。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协助检察机关对受侵害的未成年父母送达《督促监护令》。携同区人民法院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送到家庭教育令28份,让家庭“缺位”重新归位。同时,通过视频连线与区检察院一起,向在异地羁押的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亲情帮助孩子早日回归社会。联合区法院发文组建家事调查员队伍,调查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送达“人身安全保护令”3份,参与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联合司法、综治等部门对涉及婚姻家庭纠纷、赡养、家庭暴力引发的家庭矛盾隐患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做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调解”,以“小家”的平安促进“大家”的稳定。(记者程晓丽)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