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敏君报道:日前,2024中国杯赛艇城市冲刺赛(上饶站)在全国各地赛艇健儿的激烈角逐下圆满落幕。本次赛事是在上饶举办的第二届赛艇城市冲刺赛,不仅让全国各地优秀运动员齐聚一堂,看到上饶的独特魅力,更是丰富了当地群众的娱乐生活,持续打造上饶“水上运动”城市的标签,让赛艇运动在上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比赛当天,在接受采访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运动员都赞叹上饶自然人文风光秀美,三清山、婺源篁岭、葛仙村似人间仙境……每一处都值得探索。
信州区水域众多,具备开展水上运动的条件,发展水上运动具备良好的自然基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信州城区山环水绕,名胜古迹众多,是一座人文,山水与生态完美合一,极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充满生机的山水园林城市,让当地的水上运动独具特色。
赛艇走进寻常百姓家
运动员们在信江河上乘风破浪,呈现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比赛,引发了广大市民的观赛热潮。河岸上观赛的陈女士深受触动,“这两天的比赛,让我对赛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赛艇是一项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的运动,这次赛事也让我们上饶信州更加活力满满。”
长期以来,赛艇运动一直属于“小众运动”,普通市民对其了解不深。硬件设施首先要有河道,要有艇库,一条艇二三十万元,一根桨两三万元。但近年来,赛艇运动已经朝着大众消费逐步转变,成为一种常态的休闲健身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平民化”。
“以往感觉距离老百姓挺遥远的一项运动,如今,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上饶市教育部门工作的小刘对记者说,前段时间,上饶水上运动中心来学校宣传,让她了解到,看上去窄窄的赛艇里,其实很安全,供我们初学者的艇会更宽大一些,一般不会翻,还是非常安全的。
赛艇爱好者姜先生的“艇龄”已有好几年了,在他看来,上饶各个水域和训练机构各有特色,结合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可以带给爱好者极佳的体验。
随着近年来市民体育消费的热情提升,水上运动的参与人群有所增加,但相比球类、路跑等运动,定期参与水上运动的人群依然较少。
水上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突破口在哪里?姜先生坦言,皮划艇运动其实很安全,也有很多好处,亲近自然,亲近水,锻炼身体,是一个全身运动,他的体重已经下降到如今的70公斤左右。不仅仅是能锻炼身体,还能够结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坐在家里天天看电脑、玩手机健康多了。
更多的市民加入赛艇运动
奥水阳光体育联合创始人、中国赛艇协会青少年和学校赛艇委员会委员鲁长霞告诉记者,“赛艇运动的魅力不止于体能锻炼,更在于引领一种全新健康生活方式。”他们公司正不断整合中国顶级体育、教育与公益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融入运动健康元素。
信州区水域众多,具备开展水上运动的条件,发展水上运动具备良好的自然基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信州城区山环水绕,名胜古迹众多,是极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充满生机的山水园林城市,让当地的水上运动独具特色。
在位于上饶信州区丰溪桥头的上饶市全民水上运动中心,目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步入一楼的陆上赛艇运动的展厅,只见大厅里摆放了十余台划船机,一楼还配置了红色文化展区、城市会客厅等,走上二楼是赛艇主题西餐厅、赛艇俱乐部以及图书室等。
这里,今后将成为上饶市推广水上运动的一个据点,不仅可为普通市民提供接触、了解及学习各项水上运动的场所,也可为专业运动员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便利,并可为旅游、研学、聚会提供地点。以赛事为媒,以赛艇为桥,全民水上运动中心不仅将会为上饶市的城市发展带来一张国际新名片,更会成为一个影响更广泛的国际传播平台。
“真的挺好的,大人小孩都会喜欢。”杨女士的孩子在学校报名参加了赛艇的训练。开始孩子还不太敢,但后来就不愿意下来了,可上瘾了。
鲁长霞介绍说,一般来说,会员办卡后,一年的费用大约在三千多元。上饶水上运动中心的会员每年都在增长,我非常看好未来有更多的人投身这项水上运动。
在未来,全民水上运动中心还将推动公益事业,承接各类国际水上运动赛事等,为城市形象及城市文化带来更高层次的合作和交流。这两年的赛事充分挖掘体育精神和水上运动内核,将信州区文、旅、体、商资源充分融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促进区域发展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迈进,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城市+体育的完美融合的模版。
近年来,信州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先后5年举办了上饶·全国马拉松赛,荣获全国健身球操之乡、全国气排球之乡等荣誉称号。2023年和2024年中国杯赛艇城市冲刺赛总决赛是体育的盛会,在赛事的催化下,信州“运动之城”的基因更加深厚,也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更高水平、更加精彩的全国赛事。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