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通达四方,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如今的清水乡,一庭一院皆是景,一村一落美如画,让人不由升起一股“诗和远方”般的心境。
近日,走进广信区清水乡双溪村水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绿油油的百香果田,郁郁葱葱的藤蔓爬满了棚架,一个个百香果挂满藤蔓,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在藤架间忙碌穿梭,采摘着成熟的百香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果园里,除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外,还有游客在园中尽情享受现场采摘的乐趣。一位游客边摘边笑着说:“趁周末时间和朋友一起来转一转,这里空气新鲜、山清水秀,农家饭菜有小时候的味道,百香果也非常好吃,我要多摘几篮子回去。”
据基地负责人林启佺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栽植了火龙果、水蜜桃、百香果等多种特色水果品种。每年,依托种植采摘,能带动周边农户1000人次就业,人均增收5000多元。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双溪村还吸引了外地企业和种植大户前来投资,发展水稻、百香果、蓝莓等现代农业产业,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双溪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三感慨地说,“在以前,我们可没有这样的好光景,现在不仅风景美、产业兴,还在“家门口”发展起了旅游,大家伙腰包也鼓起来了。”
徒步露营、网点打卡、亲子游学、农耕研学……清水乡在乡村旅游的赛道上全力“奔跑”,引进并发展各种乡村旅游新模式,花式玩法不仅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日,走进清水乡东汪村童梦园青少年成长营地,只见山野林间、青青草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帐篷以及各种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人携家带口前来露营、游玩、野炊、团建。大家一起露营烧烤、把酒言欢,享受着惬意的时光。手捧一杯咖啡,坐在院子里,远离城市喧嚣,听山间林鸟,看乡村美景……在清水乡前汪村,风格独树一帜的九井口森林咖啡馆内,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原来是片荒地,杂草丛生,在乡政府和清水商会党支部的支持下,盘活闲置土地,引进了咖啡这一新兴的乡村旅游业态,丰富游客乡村旅游体验。”前汪村党支部书记曹正勇介绍。
近年来,清水乡围绕“大灵山旅游开发”和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立足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深化农文旅融合为抓手,聚焦“土、特、产”(即“乡土资源、特色产品、做大产业”)精准发力,形成了以山水特色、田园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多业态发展模式,做好农文旅产业“大文章”,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记者朱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