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玉山县下塘乡卓家村的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只见10来位当地村民正在挥锹开沟,为苗木疏通沟渠,一派火热的工作场面。
这些村民都是苗木基地里的常工,得益于村里丰富的产业带,卓家村在“家门口”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产业真正带动了村民致富。“我在这里干了十五六年了,每年可以做200多天,每年的收入有5万多元,对家里帮助很大。”村民吴先湖一边挥动着铁锹,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卓家村已有香榧白茶、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千亩产业三个,走出了一条产业围绕村庄立、村庄依靠产业富的新路子。“这几个产业每年能吸引100多户村民就近就业,可以给大家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玉山县下塘乡卓家村党支部书记卓朝文说。
卓家村以产业“多点开花”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发展现状是下塘乡以“产村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下塘乡党委政府以建强沙松线“十里田园”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为抓手,立足红色文化、绿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实现了数量由“少”变“多”、规模由“小”变“大”、业态由“简”变“丰”的转变。
下塘乡先后建成了玉山黑猪育种场二期、新塘村黑猪养殖场、全一农技服务中心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石塘村设施蔬菜项目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吕畈村念好“土特产”文章,兴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发“吕畈红”品牌高粱酒、山茶油、菌菇等系列红优特产,联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果蔬“产+销”,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均郑村深耕白茶和香榧两大产业,拥有产业基地1600亩,吸引游客采摘、观光体验,线下加工、线上销售联动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
“2024年,我们申报了卓家村、均郑村、吕畈村三个‘四融一共’先行示范村,目前均已进场施工,预计春节前完成。”下塘乡人大主席刘斐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推进沙松线“十里田园”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建设,以油茶、设施蔬菜、稻虾养殖、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等8大类26个产业基地为支撑,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记者邱荣燕)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