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上饶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治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上饶频道  >  县市传真  >  德兴
手握锄头又捏粿 德兴夫妻档的乡村致富经(图)
2025-03-03 10:21:03    来源:惟德乃兴
编辑:吴梦茹    作者:邵德初 姚学敏
字体:   | 上饶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079301335 监督电话:18679326699
联系电话:0793-8219110 18979326699 投稿邮箱:1500574292@qq.com

  在德兴市,有一对年轻的夫妻,祝垚烽与王琳婧,他们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能手,还是手工乌佬粿的创业者。夫妻俩种植着1000余亩水稻和600多亩油菜,农忙时节忙着耕作,农闲时则忙着包制乌佬粿,经营着自己的副业。

  乌佬粿,是龙头山的传统美食,也是江西知名的小吃。走进祝垚烽家的厨房,只见他和妻子王琳婧正忙着包乌佬粿,赶着日益增多的订单。王琳婧负责切馅、擀皮,祝垚烽则负责调馅、包粿,夫妻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些乌佬粿都是顾客预订的。”祝垚烽笑着说道。

  王琳婧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嫁到德兴龙头山,并从祝垚烽的家人那学会了包乌佬粿的手艺。起初只为自家人解馋,后来寄给重庆的父母亲朋,他们都说德兴的乌佬粿真的很好吃,这让他们看到了商机。收割完水稻种下油菜后,田间的农活逐渐减少,夫妻俩便决定将这门手艺发展成一项副业。借助微信朋友圈平台,订单纷至沓来,每天少则包几百个,多则包一千多个。忙不过来时,两个寒假在家的孩子也会搭把手。农闲时包乌佬粿不仅充实了腰包,更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比起在牌桌上消磨时光,他们更享受这份忙碌带来的满足感。

  尽管包乌佬粿已经成为家庭的重要副业,祝垚烽夫妻的主业依然是种粮和种油。自2011年开始,他们便开始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和油菜。从最初的60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亩,其间不知流过多少汗吃过多少苦。每年的农忙时节,广袤的田野就是他们的主战场。从播种到插秧,再到田间管理、收割、晾晒,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他们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过去,该市的粮食烘干条件较为落后,每到水稻收割季,夫妻俩就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一百余万斤稻谷全靠人工晾晒。每天,他们迎着晨曦出门,顶着星光归家,只为让辛苦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遇到恶劣天气,那便是与时间的赛跑。2015年10月的一天午后,大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尽管夫妻俩拼尽全力抢收稻谷,仍有几万斤稻谷遭遇了雨水的侵袭,部分稻谷被冲走或碾压。然而,面对困境,他们没有退缩,在得知浙江有家烘干厂后,立即冒雨将湿稻谷送往浙江,在那里连续奋战一整夜,最终将稻谷烘干,并顺利卖出。

  国家的利好政策也让夫妻俩看到了种田的希望。2014年,他们发现收割后的稻田有些闲置,便决定将其中大部分冬闲田改种油菜,去年他们就种植了600多亩油菜。在油菜收割季,夫妻俩早出晚归,抢收油菜、晾晒油菜籽,虽然辛苦,但他们都为自己的丰收而感到满足。

  祝垚烽夫妻用行动诠释着勤劳致富的真谛,他们在土地上挥洒汗水,于农闲时在家创造额外价值,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奋斗色彩。(邵德初 见习记者姚学敏)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